医院新闻
武汉日记|“十七年后,换我冲上前线了!”
“到今天我们收治的患者突破100人了,有患者的病情已经开始好转了。”北京医疗队的李全瑞医生刚刚同身在北京的妻子通了电话,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原本是报平安的,可只说了几句就转到了工作上。他们夫妻二人都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医生,疫情来袭,不管是在前线还是后方,他们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披甲”再上阵
李全瑞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今年55岁。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以来,这位老将已经三进三出隔离病区,而且还上过夜班。在病房里,无论是精力还是体能,这位老将都不输于任何年轻人。直到完成每班6个小时的值守,脱下防护服时,大家才看到他精疲力尽的样子。李全瑞医生第一次进隔离病房接诊时,就遇上收治患者的高峰,9名患者几乎毫无间隔地被送进了病区。问诊、检查,光是这些初期步骤,便需要20分钟。面对9名患者,时间该如何分配?
“不要慌张,按照咱们指导的步骤一步一步来。”李全瑞医生和同事带领两名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的医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通过对病症的初步观察,他们将患者的病情分为危重、重度和轻度,由重到轻一一诊治。整个过程中,李全瑞医生还要负责帮助当地医护人员进行最新版本疫情指南的解读,指导书写病历和修改医嘱。
“第1次完成接诊任务,脱下防护服的时候,确实觉得有点吃不消。”作为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防护服对李全瑞医生来说本不陌生,但以55岁的年龄再批“战甲”,同时肩负着实战与教学两项任务,难度可想而知。李全瑞医生说,经过三次实战,无论白班夜班,他就已经完全适应了。“北京医疗队已经开设了三个病区,根据最新的排班,每班的接诊时间也从6个小时增加到8个小时,我一定能够胜任!”
沉稳抢救重症患者
“李医生,这位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一次,李全瑞医生正在检查两位轻度患者的病情,病区的大门被猛地推开了,离着老远,他也能听到担架床上急促的喘息声。
“准备抢救设备。”一边说着,李全瑞医生一边疾步来到重症患者身边。这是一名30多岁的女患者,不畅的呼吸加上焦躁的情绪,让人看着都揪心。测指氧、测血压、测心率,李全瑞医生沉着有序地进行操作。检查的结果并不乐观,血氧含量只有80%~82%,正常人一般在95%以上,一旦到85%以下,就会有生命危险。而且,该名患者的心率平均每分钟能达到110次,呼吸频率超过40次。
不仅如此,这名患者还因为呼吸困难几乎说不出话来,没法告诉医生她如何感染病毒、和谁接触过、有何种基础病等病史情况,而采集病史是诊疗的重要环节。
“你不要紧张,不要张大口喘气,一呼一吸,用口鼻吸气,再用嘴呼气。”跟着李全瑞医生的沉稳指导,患者的呼吸慢慢有了节奏,情绪也稍稍稳定了下来。
李全瑞医生给患者紧急补养,并进一步检查出患者的双肺呈现毛玻璃阴影状,同时肝功能异常,炎症指数有升高趋势。根据患者的情况,李全瑞医生很快找到了对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位重症患者的病情逐渐平稳下来。
这次李全瑞医生去看望她时,她的情绪已经好多了。医生还发现她有了一个小动作——总是低头去看自己的手指,测量指氧的设备就夹在她的手指头上,设备上的读数一直保持稳定。
“十七年后换我当先锋”
其实,早在2003年非典来袭时,同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从医的李全瑞夫妇就同时坚守阵地。而那时第一个穿上防护服冲进隔离病区的,就是李全瑞医生的妻子。
“看着那些照片,说实话挺揪心的。”翻看妻子当时的工作照,李全瑞医生又回忆起她步入隔离病房的坚定背影,脱下防护服时大口大口喝矿泉水的场景……这些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相隔17年,这次却是丈夫首先冲到了武汉“战疫”前线。临行那天,妻子为李全瑞医生细心收拾好行李箱,开车把他送回了医院。虽然有不舍有担心,但一路上说得最多的却是让他不辱使命的嘱托。“她的心情我特别理解,现在的我就是当年的她。我们都是医生,救死扶伤就是我们的职责。” 李全瑞医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