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论文发表|基于宣武神外胶质瘤数据库:皮层发育来源异质性脑胶质瘤独特临床特征及突变图谱分析发表在Genes & Diseases
由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颅底和脑肿瘤中心团队研究的“Distinct clinical profiles and mutation landscapes of gliomas originating from the neocortex, mesocortex, and cerebellum”论文,于4月5日 在线发表于《Genes & Diseases》杂志(IF=7.376. 中科院一区,JCR1)。
研究概述
人类大脑皮层发育经历古旧皮层(paleocortex)、中间过度皮层(mesocortex)及新皮层(neocortex)三个阶段,逐渐形成高级神经功能。数十年间临床经验观察发现,来自新皮层(额顶颞枕叶来源)的胶质瘤相比中间皮层(岛叶扣带回来源)及幕下小脑来源的胶质瘤具有不同的临床及预后特征。因此,作者提出“不同皮层发育来源的胶质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学突变差异”的科学假说。
研究借助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数据库,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首次对不同皮层来源的胶质瘤进行预后及基因突变分析。选取宣武医院10年间180例具有位置、分子病理及预后信息的脑胶质瘤患者,其中包括101例来自新皮层、45例来自古旧皮层及34例来自小脑的胶质瘤患者。结果提示小脑来源的胶质瘤患者具有更年轻化的年龄特征及低级别特征。新皮层来源的高级别胶质瘤(HGG)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短于中间皮层来源的高级别胶质瘤。且对应更高的人端粒酶启动子(hTERT promoter)突变率(p<0.05)。幕上新皮层来源的胶质瘤相比小脑来源,具有更短的OS和PFS, 在高级别胶质瘤(HGG)中对应更高频率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IDH1、TP53、hTERT及PTEN基因突变;在低级别胶质瘤中对应更高频率的1p/19q共缺失、MGMT启动子甲基化、IDH1、TP53、hTERT及EGFR基因突变(p<0.05)。
本研究首次证实不同皮层发育来源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异质性,揭示隐藏在不同皮层来源肿瘤临床特征背后的分子机制,为恶性胶质瘤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程也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博士、主治医师
共同第一作者 张雷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博士、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简介
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曾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次项目,被聘为“北京市特聘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20余篇SCI及中文核心文章;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分会等十余家协会委员;负责多个脑胶质瘤临床试验。主要临床与研究方向为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等颅内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基因-免疫治疗。
王雷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分子病理组组长。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博士,美国Vanderbilt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从事病理诊断及分子病理工作。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高水平教师-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科研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科研工作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Am J Surg Pathol, J Thorac Oncol, Brain pathology, Annals of Neurology等高水平期刊杂志发表文章40余篇。
用心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关注